活動標題 | 對比、他者、融通:從跨文化視域看沈清松教授的外推理論 |
---|---|
活動簡介 | 哲學誕生於生命的震盪! 危機時代正是孕育哲學的溫床!!! 從歷程哲學的角度來看,海外華人幾經波折,從大陸劇變後所經歷的飄泊流離,到如今華人文化再起中,其間的變化曲折,歷史因緣,可謂緣起甚深!然而,生生之謂易!時代是變動的,哲學家在面對每個時代時,他們真正要解決的卻都是不同的議題!因此他們的思想,不可只是停留或攀住古老的觀念,而是必須日新月異,與時俱進,不斷創新! 緣此,新儒學家當時所要面對的是一波西方強勢的理性洪流,也就是所謂的民主與科學。為此,唐、牟等人無不竭盡所能地,上天徹地,從自己文化的資源中,想辦法擠出可以和西方併比,或可與之會通的東西。當時,最有代表性的,便是唐君毅所提出的「靈根自植」的理論,心中相信可在自己的文化根源處,透過把握那個與超越的本體相連接的主體,以便找到可解決當下的困境的方法! 然而,二十一世紀,哲學家所面對的是文化全球化的議題,也就是文化衝突的議題。面對這個瞬息萬變,而又充滿衝突與危機的時代,沈清松指出傳統儒家的保守方式,不主動外傳文化的態度,已然不符合時用,應改取主動出擊,也就是「往而教之」的精神,去傳播自己的文化;並在交流互動中,不斷反思與改進自我的思想,以達到「相互外推」的理想! 沈清松教授的跨文化理論,指出華人哲學當代可發展的方向,對當代思想可謂很具啟發性!然而,解決當代哲學的危機與衝突,果真如沈清松所言,光靠「相互外推」即可達成?從唐君毅的靈根自植,到沈清松的外推理論!我們又可得到甚麼啟示呢? 一場文化與哲學的思辯即將展開,透過跨文化的視域,為大家揭開危機時代的哲學智慧,探討文化衝突與解決的可能途徑! 【主講人】:周道協會學術顧問、貞明讀書會/覺明讀書會 指導老師 張易生 【時間】:108年4月28日(日)下午 2:30~4:30 【費用】:免費 【地點】:台北市重慶南路2段45號10樓(郵政博物館) 【聯絡人】:黃小姐,0963579943。 ★5/4講題:中國啟蒙運動第一人梁啟超:百年五四的反思 (http://bit.ly/190504大師) |
活動日期 | 2019-4-28 ~ 2019-4-28 |
活動時間 | 下午2:30~4:30 |
費用 | 免費 |
活動場地 | 郵政博物館 |
場地地址 | 台北市重慶南路2段45號10樓(郵政博物館) |
聯絡電話 | 0963579943 |
活動單位 | 貞明讀書會 |
官方網址 | http://transform8619.pixnet.net/blog/post/349717063 |
本訊息如果與官方發佈的訊息有所出入,以官方發佈的訊息為準
免責聲明:本訊息由會員自主刊登,本站不對本訊息內容做任何查證與保證。
瀏覽者使用本訊息所衍生之問題由瀏覽者自行負責,與本站無關。
瀏覽者使用本訊息所衍生之問題由瀏覽者自行負責,與本站無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