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標題 | 亂世忠臣與情義悖論:從易學解碼〈水滸傳〉中的英雄輓歌 |
---|---|
活動簡介 | 在華人文化的信念裡,讀書人十年寒窗,一旦中得科舉,出任朝廷,便思一心報效國家,服務社會,造福人群。所謂「仕不可不弘毅,任重而道遠。仁以為己任,不亦重呼?死而後已,不亦遠乎?」 質言之,古代儒者均乃以天下為己任,內心懷抱的胸襟,乃是為國為民;絕不以自己的榮華富貴為努力的目標。換言之,張載的名言「為天地立心,為生民立命,為往聖繼絕學,為萬世開太平」,乃是儒者應有的本懷與抱負! 從理想面而言,儒者有經天緯地的能力,造福蒼生的抱負,固然是報效國家重要的內在條件。然而,從現實面而言,賢臣也必須與明君相遇,才能真正風行雨施而達到國泰民安,如此,皇恩的浩蕩,也才能恩及黎民!反之,賢臣若不逢明君,則就算他空有滿腔抱負,卻也無法伸展;所有一切的理想,終究也只能流為之空談!如此,他終然必會落得「邦無道,乘筏浮於海的命運」。也就是,只好走向道家中隱者的路線! 更有甚者,若是昏君主政,小人當道,滿朝文武便易失卻中道的精神!既然朝廷重用奸佞之小人,真正的忠臣賢良便會被構陷排擠,甚至設法消滅!緣此,冤虐四起,構害叢出,逼得忠義之士,無法在朝廷中立足。只好流連民間,輾轉於惡人的逼迫,逃逸於奸人的陷害中。如此,不但好人無法出頭,惡人得意囂張,正義喪失,倫常不在!失去正義的人間,有時甚至還逼迫英雄不得不落草為寇,遁入梁山!然而,亂世之中,若果這群失意的儒者或英雄俠客,卻仍然抱持著所謂的「替天行道」「福國利民」的思想,那麼他們這種矛盾的烏托邦想法,又將會導致何種命運呢?到底,他們又在何處誤解了真正的儒家精神?在此,這首英雄的輓歌,又會透漏出甚麼樣的訊息呢? 一場精采的英雄出路的思辨與反思即將展開,為大家揭開古典小說〈水滸傳〉中的悲劇美感意識,一窺其神妙的美學意涵! 【主講人】:周道協會學術顧問、貞明讀書會/覺明讀書會 指導老師 張易生 【費用】:300元 【名額】:19人 【時間】:108年9月28日(六) 早上10:00~12:00 【地點】:台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82號B1(蓮德品素天地)。(原信誼基金會斜對面) 【交通指南】:捷運中正紀念堂站2號出口,直走到寧波西街右轉,再直走過牯嶺街 【聯絡人】:0963596196(Joy),0963579943(Watson) 【報名網址】:http://bit.ly/190928大成 |
活動日期 | 2019-9-28 ~ 2019-9-28 |
活動時間 | 早上10:00~12:00 |
費用 | 300元 |
活動場地 | 蓮德品素天地B1 |
場地地址 | 台北市中正區寧波西街82號B1(蓮德品素天地)。(原信誼基金會斜對面) |
聯絡電話 | 0963579943 |
活動單位 | 貞明讀書會 |
官方網址 | http://bit.ly/190928大成 |
本訊息如果與官方發佈的訊息有所出入,以官方發佈的訊息為準
免責聲明:本訊息由會員自主刊登,本站不對本訊息內容做任何查證與保證。
瀏覽者使用本訊息所衍生之問題由瀏覽者自行負責,與本站無關。
瀏覽者使用本訊息所衍生之問題由瀏覽者自行負責,與本站無關。